微生物檢驗是評估水質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監測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情況,判斷水質的好壞,通過及時發現和識別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我們可以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來保護身體健康。
水質常規微生物檢測指標有哪些?
新版《生活飲用水標準檢測方法》GB/T5750-2023將于2023年10月1日實施,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已于2023年4月1日實施。新衛生標準中微生物常規指標略有變化,去掉了耐熱大腸菌群指標,只有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菌落總數三項指標。
1.總大腸菌群(多管發酵法)
一群在37 ℃培養,24 h內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偞竽c菌群包括埃希氏菌屬、檸檬酸桿菌屬、克雷伯菌屬和腸桿菌屬的細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
2.大腸埃希氏菌(多管發酵法)
一群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孢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存在于人和溫血動物腸道中。大腸埃希氏菌就是常說的大腸桿菌,耐熱大腸菌群主要是由大腸埃希氏菌組成,也包括一些腸桿菌科的其他細菌,如耐熱克雷伯氏菌等。主要來自于溫血動物的糞便,尤其是人的糞便,耐熱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基本上意義是一樣的,大腸埃希氏菌更能代表糞便污染的指示菌,新標準因此只保留了大腸埃希氏菌,去掉了耐熱大腸菌群。
耐熱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的存在指示水可能受到了人或動物糞便的污染。這些致病微生物(病原體)會導致腹瀉、腹痛、惡心、頭痛或其他癥狀??蓪胗變汉兔庖呦到y嚴重受損的人造成一定的健康風險。
3.菌落總數
在一定條件下,經一定時間培養后所得1mL水樣中的微生物菌落個數。是生活飲用水常規衛生學指標,顯示飲用水被細菌污染的程度。用于指示水處理效率,控制微生物的指標
生活飲用水中菌落總數與健康風險并無直接相關性,但水中菌落總數過高,往往提示在水處理系統或輸配水系統中有微生物生長,即輸配水管道受到污染,導致水中生物膜的形成,從而可能引起水產生顏色或氣味,影響使用人群的主觀感受,因此菌落總數是判定水質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可作為消毒效率和管網系統清潔的運行指示,飲用水尤其是二次供水和末梢水均需檢測菌落總數情況。國家標準指標限值是100MPN/mL ,大于這個數樣本菌落總數指標就定義為不合格。
水質微生物檢測基本原理
微生物檢驗是一種用于檢測和鑒定微生物的方法和技術。水中微生物檢驗基本原理包括水樣采集、培養(將樣本接種到富含營養的培養基上,并提供其生長所需的條件,促使微生物生長繁殖)、觀察和鑒定(培養后通過觀察和分析微生物形態、顏色、代謝產物等制定各類生化實驗,從而進一步確定微生物的種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微生物檢驗方法越來越多,微生物檢驗既可以使用傳統的檢驗方法,也可以使用現代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傳統的檢驗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等待微生物生長,而分子生物學技術可以通過檢測微生物的DNA或RNA來快速鑒定微生物的存在及種類。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