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氮是各種無機態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和有機態氮(蛋白質、氨基酸、有機胺)的總量,它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目前,比較常用的總氮檢驗方法是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但很多客戶反應該方法不好做,其中代表性問題有空白的校正吸光度太高,大于0.030和總氮低于氨氮的測定結果。

空白吸光值過高
空白值偏高是影響總氮測定準確度的主要因素,HJ636-2012要求空白實驗的校正吸光度A(A=A220-2A275)<0.030。在總氮測定中,實驗空白值常與玻璃器皿的潔凈度、實驗用水、過硫酸鉀試劑純度、堿性過硫酸鉀溶液的溫度與保存時間等因素密切相關。
總氮低于氨氮的原因
按道理來說,氨氮包含于無機氮,而無機氮包含于總氮中。但在實際測定中,氨氮>總氮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
對于這種現象來說,一般看法是樣品中氨氮含量較高時,加入堿性過硫酸鉀,在堿性條件下形成氨水,氨水揮發生成氨氣,從比色管中釋放出來,導致測定的總氮量只包含了部分氨氮,從而低于氨氮含量。因此,利用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處理樣品時,可以在所有樣品都加入過硫酸鉀溶液后,統一加蓋。這樣就給氨氮含量較高的樣品中氨氮以氨氣形式揮發出來創造了時間。
當然,也有操作人員采用雙管消解法。即將樣品加入比色管用無氨水稀釋至10mL后,將堿性過硫酸鉀加入另一小試管中,再將裝有堿性過硫酸鉀的小試管放入比色管中,小試管頂部的高度應超出比色管中的試樣液面以避免樣品處于堿性環境,蓋上比色管蓋后,再進行比色管內兩種液體的混合。但雙管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過于繁瑣,測試結果也不是很理想。
其實,針對氨氮>總氮這個問題應該如HJ636-2012的征求意見稿所說,“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總氮測定本身上,而是應該從測定總氮和氨氮兩者之間存在的一些聯系上查找原因”,“在不斷完善總氮測定的過程中,還應同步完善氨氮測定中包括實驗用水、器皿、試劑和實驗環境,使兩者同步遠離氮的污染,才能保證測定結果的正確性。”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