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指標一般可分為四類:感官性狀、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和細菌學指標。今天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水質檢測指標及標準參數是多少。

1.感官指標
①色度
我國飲水水質檢測標準規定色度不超過15,即用肉眼觀察不到色的感覺,山泉水福建地方標準色度不超過10。
②渾濁度
水質渾濁度的大小是衡量水質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規定飲用水水質檢測的渾濁度不大于1。
③臭和味
水的臭味強弱受溫度的影響,外界溫度升高,臭味增強,判斷臭味的強弱用無味、極微、微、明顯、強和極強六個等級表示。
味,是指對舌下味覺的刺激而言,水味強弱的表示方法也和水臭一樣,分為無味、極微、微、明顯、強、極強六個等級。
④肉眼可見物
我國飲用水水質檢測標準規定水中不應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見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厭惡的物質,及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
①pH值
pH是氫離子濃度的表示方法。天然水的PH值多數為6.0-8.5。南方地區因雨淋作用,地下水的PH值可能較低,北方地區則較高。一般水質檢測PH值在6.5-9.5并不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但多數天然水或飲用水都為中性。
②總硬度
水中的硬度通常用每升水中含的氧化鈣數計算,通常根據硬度的大小,把飲用水分為硬水和軟水兩類。當水的硬度低于8度時,叫做“軟水”;高于8度時,叫做“硬水”。我國飲水水質檢測標準規定水的總硬度不能超過25度。即以氧化鈣計算,不超過250mg/L。
③鐵
研究表明,含鐵量超過0.5mg/L時,就會使飲水感官性狀惡化,發生特殊的鐵銹味。達到1mg/L時便有明顯的金屬味并呈鐵銹色。當鐵含量高而使色度增加到30度以上時,水質會變紅。我國規定飲用水水質檢測中含鐵量不超過0.3mg/L。
④錳
錳的感官性性狀與鐵類似。當水中的錳濃度超過0.15mg/L時,能使衣服和固定設備染色,在較高濃度時使水產生不良味道,所以,衛生標準規定用作飲用的水其中錳的含量不能超過0.1mg/L。
⑤銅
水中含銅超過1.5mg/L,就會使飲水產生金屬異味,但銅含量再高,達到每天攝入100mg銅時,則可引起惡心、腹部不適,所以我國衛生飲水標準規定,飲水銅含量不得超過1mg/L。
⑥鋅
鋅也是影響水質感官性的一項指標,水中含鋅量達到10mg/L時,則可引起水質渾濁,這種情況稱為“鋅渾濁”;超過5mg/L時,則可出現特殊的金屬澀味根據水的感官性指標要求,我國飲用水水質檢測標準規定,水中含鋅量不超過0.1mg/L。
⑦氯化物
水中氯化物含量,是指含氯的鹽類而言,食鹽便是其中一種主要的氯化物。飲用水水質檢測中氯化物含量應低于250mg/L。
⑧硫化物
水中硫酸鹽的濃度為200-300mg/L時,大多數人均不能察覺有味道;300-400mg/L時開始被察覺;500mg/L時較為明顯,勉強能接受;大于750mg/L時即有輕致瀉作用。我國飲水衛生標準規定水中硫酸鹽含量應小于250mg/L。
⑨溶解性總固體
它是評價水礦化度的主要依據,濃度低于600mg/L時水味尚好,當高于1200mg/L時會影響水味。我國飲水一般水質檢測標準規定水中溶解性總固體應小于1000mg/L。
⑩耗氧量
它是測定水體中有機物含量的間接指標,代表水體中可被氧化的有機物和還原性無機物的總量。
?氨氮
我國飲用水標準規定,氨氮含量應小于0.5mg/L。
?揮發性酚類
水質檢測中含酚不得超過0.002mg/L。
3.毒理學指標
在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共選擇15項化學物質指標,包括氟化物、氯化物、砷、硒、汞、鎘、鉻、鉛、銀、硝酸鹽、氯仿、四氯化碳、滴滴涕、六六六等等。這些物質的限值都是依據毒理學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所獲得的資料而制定的。標準規定,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4.細菌學指標
①細菌總數
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特定培養基上、37℃培養24h后生長的細菌菌落總數。飲水水質檢測要求每毫升飲水中細菌總數限值為不超過100個。
②總大腸菌群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規定任意100ml水樣中不得檢出總大腸菌群 。
③耐熱大腸菌群
與總大腸菌群相比,耐熱大腸菌群在水質檢測中檢出,說明水體更為不清潔,存在腸道致病菌和食物中毒菌的可能性更大。

4.與消毒有關的指標
①游離性余氯
用氯消毒時接觸30min后,游離性氯應不低于0.3mg/L。
②臭氧
用臭氧消毒要求與水接觸至少12min。如果水質檢測中的臭氧濃度達到1mg/L以上便能殺滅芽孢 病毒、真菌等一切有害微生物。
③二氧化氯
與水接觸至少30min,水質檢測要求二氧化氯殘留量小于0.7mg/L。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