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儀的校準是管理體系運行的重要工作,也是實驗室進行資質認定和實驗室認可的基本要求。定期對水質檢測儀進行校準,可以改善設備測量值與參考值之間的偏差及不確定度,確保出具結果的準確性。
水質檢測儀如何確定校準周期
一是在這個周期內水質檢測儀超出允許誤差的風險盡可能最小;
二是經濟合理,使校準費用盡可能最少。為了尋求上述風險和費用兩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須使用科學的方法,積累大量的實驗數據,經分析研究后確定。
水質檢測儀校準周期的確定依據
水質檢測儀校準周期的確定需要各種專業知識,考慮多種因素。若超過一個周期,可能引起質量特性的惡化,那是由于機械磨損、灰塵、性能和實驗頻次等所致。對這些因素變化的敏感性取決于水質檢測儀的類型。質量好的,可能受的影響小一些;質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響大一些。因此,各個實驗室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種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具體確定校準周期的依據是:
1.使用的頻繁程度。使用頻繁的水質檢測儀,容易使其計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縮短校準周期來解決。當然,提高測量儀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質、制造工藝和使用壽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2.測量準確度的要求。要求準確度高的單位,可適當縮短水質檢測儀校準周期。各個單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需要什么準確度等級,就選擇什么等級。該高就高,該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準確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但精度過低,滿足不了使用要求,給工作帶來損失,也是不可取的。
3.使用單位的維護保養能力,如果單位的維護保養比較好,則適當縮短水質檢測儀校準周期;反之,則長一些。
4.水質檢測儀的性能,特別是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即使同類型的測量儀器,穩定性、可靠性差的,校準周期應短一些。
5.對產品質量關系較大的,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水質檢測儀,其校準周期則相對短一些;反之, 則長一些。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