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飲用水的質量日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飲用水中的氨氮污染問題依然是供水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飲用水氨氮超標的原因
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焦化、合成氨等工業廢水,以及農田排水等。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并且排放的濃度變化大。
(1)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集中排放:上游城鎮未經處理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氮和無機氮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一步分解生成為氨氮;
(2)農田退水: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氮肥等營養元素未被充分吸收利用后經地表徑流進入水體;
(3)短時雨水:短時強降雨會使表土沉積中的氮素、動物糞便、汽車尾氣和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氨氮等隨徑流進入水體,造成水體中的氨氮含量升高。
水氨氮超標的處理辦法
(1)化學處理法
水廠通常采用的化學法除氨氮主要是折點加氯法。該方法反應快、效果好且不受生物活性的影響,在水廠突發性氨氮升高的情況或者冬季生物作用變差時常用此方法作為補充。然而因為其投加量難以控制.容易產生消毒副產物和氯代有機物,從而導致“三致”產物的問題。新興的化學除氨法是化學氧化法。通過較高的電勢吸附氨氮,使其失去電子被氧化為氮氣和水。電化學氧化雖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但是其中電子的傳遞和轉移必將消耗大量能源,費用高。
(2)物理處理法
吸附法主要依靠活性炭、沸石是最常用的水處理吸附劑。其中,未改性的活性炭主要吸收水中的有機物,對氨氮的吸附作用有限,但沸石對氨氮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具有物理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的雙重吸附機理。
膜分離法也被用于飲用水處理除氨氮,主要包括微濾、電滲析、反滲透、納濾等工藝。膜處理法在應用中表現出耗能低、處理效果好、回收的氨氮可重新利用等優點.但其最大的問題是處理過程中的膜污染。
(3)生物處理法
目前,飲用水處理中常采用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和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藝等生物處理法達到去除水中氨氮的目的。
當前被給水處理廠廣泛采用的是臭氧-生物活性炭技術。水中的有機物通過臭氧的氧化作用。可生物降解性得到增強,易于后續生物活性炭上發生徹底的生物降解作用。生物的作用還延長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當前氨氮降解的各種技術與工藝過程,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由于不同水質和現場工藝的差異,并不存在一種通用的方法。因此,必須結合水廠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再確認更適合的氨氮處理技術及工藝。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