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1001-2018酶底物法檢測水質總大腸菌群時,要求測定結果≥100MPN時,以科學計數法表示并且測定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但是查表中附錄B查表33.3MPN/100ml,最終結果333MPN/L,最后應該怎么取舍呢?

《水質 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的測定 酶底物法》(HJ 1001-2018)結果表示要求如下:測定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當測定結果≥100MPN/L時,以科學計數法表示;若97孔均為陰性,可報告為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或大廠埃希氏菌未檢出或<10MPN/L。附錄B表格中查得的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后的結果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修約為兩位有效數字,一般表示為n.n×10n。
關于酶底物法檢測水質總大腸菌群時測定結果如何計數,一般原則是:
1.監測分析方法標準有明確要求的執行相應要求;如未明確時,執行相應的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或者一些質量控制書籍想相關要求,同時注明來源;
2.檢出限保留整數則計算結果也保留整數,保持一致,有小數位的則計算結果的小數位與檢出限的小數位一致;
3.有效數字位數一般不超過3位。

以《水質 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的測定 酶底物法》(HJ 1001-2018)為例,按照標準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應修約為整數,當結果≥100時,以科學計數法表示,即結果為100及以上時,應記為1.0×102,及其他數值的形式。而該方法檢出限為10,是整數,以科學計數法記錄的結果雖然帶有小數,但其實質上也是整數。另外該檢出限是兩位有效數字,比較特殊,在HJ 168-2020中規定,檢出限一般為一位有效數字,而該方法的檢出限10此時理解為一位有效數字更好,即該方法精度到10而已,10以下就需要修約到10,這也應該就是標準規定計算結果修約為2位而不是3位有效數字的原因吧。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產品中心
QQ在線